发扬特区精神 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千亿体育国际app

金秋十月,拱北口岸广场上,“珠海经济特区好”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40载沧桑巨变,40年栉风沐雨。珠海经济特区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彩缩影。

回望过去,珠海经济特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立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产业品质、城市格局、制度创新等优势,为珠海在新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珠海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角,抢抓“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重点实施好“特、大、高、多”四大战略任务,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高”,就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创新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注重城市的协调发展,保持“绿色”这张城市名片,做一个新时代的全能型冠军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珠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特别是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基础好、潜力大,有条件有能力探索构建产业新形态、城市新形态,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

A

自主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9月2日,由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级冷水机组经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此,格力共拥有29项“国际领先”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两项、中国专利奖金奖4项。

从一个仅拥有一条简陋的、年产量不过两万台窗式空调生产线的无名小厂,到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电行业的翘楚,格力电器的崛起有赖于始终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自主创新,是4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珠海便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厚植下创新发展的土壤。此后,珠海不断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持续激发创新活力,逐步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科技创新高地。

挺起自主创新的“脊梁”,成为珠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华为、腾讯、奇虎360等科技巨头先后落户珠海,大湾区首个先进智能计算中心落地横琴……在科技创新的广袤和无垠的世界里,珠海正创造出一个个“高光时刻”。

1991年金峰电子公司被认定为珠海第一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开始,截至2019年底,珠海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3家,在全省排第6位;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86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8.58件,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累计引进全职、兼职院士36名,引进培育国家级顶尖人才148名、省级领军人才45名、市高层次人才606名。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十强。

与此同时,珠海与香港、澳门协同创新的热潮正在南海之滨掀起。今年8月1日,《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将通过奖励补助、配套补助等方式,支持港澳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珠海设立分支机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粤港澳科技合作项目配套,最高奖励达200万元,各类支持政策的逐步出台吸引了不少港澳的优质项目落地。

当前,珠海正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平台、大载体、大装置落户珠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天琴计划”的配套工程山洞超静实验室预计将于明年初交付给中山大学使用。南方海洋实验室七大国际一流的海洋公共科研平台也正在加快建设,助力珠海自主创新向上突围。

B

夯实产业基础让跑姿更稳

实体经济是一国一省一市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

今年以来,珠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向好回升,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其中,珠海支柱产业精密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业、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

数字印证着珠海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更彰显着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复苏的持续力量。当前,珠海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推动产业升级,形成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精密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现代金融、旅游休闲、会议展览、交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在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会展商贸等新兴产业崛起写就的片段与细节,正在一幢幢矗立起来的崭新楼宇间吟诵;在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正释放强大磁力,吸引项目、资金流集聚;云洲智能、欧比特、普米斯生物等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发展的标杆企业正加速奔跑,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推动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弯道超车。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拥有无限的潜力。日前,投资20亿元的广东医谷(珠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奠基,预计引进培育260多家企业,实现年产值7.5亿元。

“以后在日月贝举办灯光秀等大型户外活动,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我们的5G+360°全景VR摄像头,身临其境看直播。”截至今年8月底,珠海建成投用的5G基站累计超过3000个,争取到2020年年底实现全市5G网络基本连续覆盖和横琴新区全覆盖。

百舸争流,唯奋楫者先。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开、全面深化的新阶段,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崛起。珠海持续壮大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强化对珠江口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C

绿色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珠海迎来了游客187.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04亿元。海天公园、香山湖公园等各大网红公园、日月贝、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各大文化美食节和艺术节活动等吸引游客纷纷“打卡”。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海滨城市一直是珠海最闪亮的名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美注脚。特区建立初期,珠海就确定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始终坚持走有珠海特色的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全国率先实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五个统一”,率先实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八个统一”,率先提出的环境保护“八个不准”……这一系列探索创新让珠海迅速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珠海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32.22%,全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连续16年优秀,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中,珠海从2014至2019年连续六年宜居程度全国排名第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种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荣誉接连不断,珠海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身处珠海,人们随处都可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福利”。在绿荫处处的社区公园,在清新之风润泽身心的香炉湾沙滩,在香山湖公园、海天公园等一批新晋“网红打卡点”,宜居景象随处可觅。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各项重点工作措施,坚持科学治污、靶向治污,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积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向市民交出靓丽的环保“成绩单”。

生态之美,成就发展之美。珠海优美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产业升级,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珠海吸引现代金融、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高素质人才的优势所在。

“接下来,珠海仍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国际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标准要求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加快建设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大湾区魅力之城。”郭永航表示。

D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长者饭堂饭菜可口,从家里走过来就15分钟,非常方便。”家住香洲区红旗街的赵姨笑着说。在狮山街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丰富可口的饭菜让老人们赞不绝口。

长者饭堂项目,珠海人并不陌生。2018年,珠海设立了10处居家养老配餐试点;2019年,“新增18处社区长者饭堂”被列入当年的珠海“十大民生实事”;时至今日,全市范围内已建成80家长者饭堂并投入使用,每天有数千名老人可在社区里就近享受热腾腾的爱心营养餐。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珠海始终把为人民而改革作为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发力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家政服务等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城乡一体化全民医疗保险、全市公交线路实施一元公交、市属公园免费开放还绿于民……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珠海人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触摸到时代发展的累累果实。

一组数字描摹出珠海城市发展的“温度”:珠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6年的1484元上升到2019年的55219元,民生总支出从1979年的763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43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过70%。

站在新起点上,珠海如何将高质量发展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擘画出了今年珠海实现民生幸福的新蓝图: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推动技能培训7.2万人,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1.2万套,加快建设一批中小学校,扎实做好10件民生实事……

“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学,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期待。”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表示。

春风又唤南海潮。珠海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伟大征程即将开启,珠海正乘势而上续写新时代珠海改革开放新篇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和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大湾区魅力之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来源:珠海特区报 07版 2020年10月14日